口袋公园发展特点
来源:匿名网友投稿 2014-10-20
口袋公园的概念,最早是1963年5月在纽约公园协会组织的展览会上,提出的“为纽约服务的新公园”的提议,它的原形是建立散布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公园(Midtown Park),或称口袋公园系统,是基于解决高密度城市中心区人们对休憩环境的需求而产生的。口袋公园具有选址灵活、面积小、离散性分布的特点,能见缝插针地大量出现在城市中,为当地居民服务。
我们一同来看下口袋公园在各国的发展特点...
美国
口袋公园的运动最早始于美国东海岸的费城。早在20世纪60年代,针对当时费城面临的城市空心化、城市中心被废弃的严峻状况,宾西法尼亚大学风景园林系的师生在麦克哈格教授的带领下,调查了费城废弃的场地和后院,开始实施“邻里共有”的计划,为市民和低收入的家庭创造由社区拥有、使用和管理的花园、休憩处和活动场地。许多口袋公园是社区为了在都市中增加更多的开放空间,利用闲置地或停车场而建的。在1961~1967年间,共建立了60多个口袋公园。面积从800-8000㎡不等,以关注儿童和老年人的使用为主,弥补城市有限的公共设施。常由色彩鲜艳的攀登架、篮球架、花卉和蔬菜园组成。
发表评论
最新评论